张居正改革的收效明显,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后来虽被守旧顽固势力清算,改革被否定,但对历史的影响是不可泯灭的。
曾国藩是谁?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著名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道光十八年(1838年)殿试考中了同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咸丰三年(1853年),借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之机,曾国藩趁势在家乡湖南一带,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在作战中,曾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残虐的本性。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今江苏省南京市)。曾国藩对晚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一方面痛恨西方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以自强。曾国藩不仅功业显赫,而且博学多才,诗文兼擅,是晚清著名理学大师和散文大家,一生著述颇多,尤以其寄给子弟的《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谥曰“文正”。
朝政机构·职官制度
另外,这种嫡长子继承制不仅适用于天子位的传递,而且适用于诸侯位、卿大夫等。诸侯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封为卿大夫;而卿大夫位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分封为士。以此类推。这种嫡长子继承制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又防止了贵族内部在权力继承问题上的纷争,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秦汉之后,嫡长子制在后来的许多朝代依旧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许多时候,连皇帝本人想要立嫡长子之外的皇子为太子都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