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泛指蜀地,常常夜雨,写的是实际情况。已是秋天,池里都满了水,旅人易有乡愁,妻子又来信询问归期,而又不知何时才能归去,乡愁当然就倍增了。为聊以自慰并安慰亲人,只有寄希望于将来了。“何当”是什么时候能够的意思,什么时候能够回到家里,在西窗剪烛夜谈,谈谈当年巴山夜雨时的思想情绪呢?问归期而未有期,又把期望寄托在将来,写诗时写到巴山夜雨,将来也谈巴山夜雨,这就把目前和将来联系起来,显得情绪委婉缠绵,有无穷的意味。
诗人所写的诗,若与自己的经验有吻合之处,就会觉得格外亲切。抗日战争后期,我在四川白沙住了两年,常常遇到巴山夜雨的情况,奶奶住在安徽故乡常来信问我归期,我就把这首诗抄寄给她看,因为这首诗仿佛是替我写的。
当然,诗人的经验往往是我们没有的,但只要诗好,我们不难心领神会。这样,我们的生活也就会因读诗而丰富了。好诗能启发我们发觉生活中的真善美,纯化我们的心灵。读好诗对我们有许多益处。希望你们善于吸收诗的营养,使生活逐渐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定定,动不了。首句说住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再也走不动啦。第二句说春天百花盛开,又令人依依难舍。在乡愁中强自宽慰,感情并不矛盾。从眼前的物华固然可以得到些许安慰,但一忆起故乡的寒梅,总不待我归来,径自开放,待我忆及,已是早已谢去的去年花了,所以堪恨。诗人在外很不得意,所以三四句除加重表现乡愁外,还隐含着身世之感。
天涯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