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洛阳KTV招聘网 > 洛阳热点资讯 > 洛阳名言/句子 >  现在赵国想聚集士兵突然向秦国发起进攻派人来韩国借路说是要去攻

现在赵国想聚集士兵突然向秦国发起进攻派人来韩国借路说是要去攻

2022-09-29 04:19:59 发布 浏览 825 次

现在赵国想聚集士兵,突然向秦国发起进攻,派人来韩国借路,说是要去攻打秦国,但他们势必先夺取了韩国,然后才进攻秦国。况且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嘴唇没有了,门牙就会受寒。”秦、韩两国不能没有共同的忧患,这种情形已经可以看到。魏国想出兵来攻打韩国,秦国派人把魏国的使者送交韩国。现在秦王派遣我李斯来到韩国却不能见到陛下,我怕您身边的大臣又要沿袭过去奸臣的计策,使韩国再次发生丧失领土的祸患。臣李斯如果不能见到陛下,请让我回去汇报一下,那么秦、韩两国的邦交一定要断绝了。我李斯出使到韩国来,是为了讨秦王的欢喜,也愿意向陛下献上有利于韩国的计谋,难道陛下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接待我?臣李斯希望能见陛下一面,到您面前陈说一下我愚蠢的计谋,然后再退出来接受碎尸的刑罚,希望陛下把我的这个要求放在心上。现在把我杀死在韩国,那么大王不能够因此而强大;如果不听我的计策,那么韩国的祸患一定要造成了。秦国如果出兵而不再停止前进,那么韩国的政权就令人担心了。等到臣李斯暴尸在韩国的街头,那么即使想考虑我这贱臣的愚拙忠诚的计谋,也不可能了。等到边境残破,国都坚守,战鼓、战铃的声音在耳边回响,然后才采用我李斯的计谋,那就晚了。而且那韩国的兵力,在天下也早已被看透了,现在却又背叛了强大的秦国。韩国如果抛弃了城邑,又让军队打了败仗,那么在内部造反的叛军一定会袭取城邑了。大小城邑都陷落了,那么民众就流散了,民众流散,那就没有军队了。韩国如果坚守城邑,那么秦国一定会派遣军队来包围大王的一个大城,使它的道路不能通行,那么它的困难就是必然的事了,即使出谋划策,那形势也没法挽救,大王身边的大臣们的计策根本没用,我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如果我李斯说的话有不符合事实的,也希望大王能让我在您面前把话说完,然后再把我交给狱吏判罪处死也不迟啊。秦王吃东西不觉得香甜,游览不觉得快乐,心里专门在考虑攻取赵国,他派臣子李斯来进说,我希望能亲自见到您,因为我急着要和陛下商量计策啊。现在我这出使的大臣都不能和陛下对话,那么韩国对秦国的忠诚就不得而知了。那秦国就一定会释免赵国的祸患而把兵力转移到韩国,希望陛下能再次仔细审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然后才给我判决。

难言第三

(第三篇难于进言)

臣非非难言也,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嗑嗑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2;敦祗恭厚3,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4。多言繁称,连模拟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而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5,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6,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7,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8;殊释文学9,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

嗑嗑(sǎ):有条理。2见:被。3祗(zhī):敬。4掘:通“拙”。5妙:通“渺”,远。6躁:通“噪”。7给:通“急”,快速。8史:史家著作喜欢铺排,所以引申指辞藻浮华而不质朴。9文学:指古代文献典籍,像《诗》、《书》、《礼》、《乐》、《春秋》等等,是儒家借来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典籍。

我韩非不是认为说话很难,我之所以说很难说话,是因为:话说得顺从亲切,流畅圆润,洋洋洒洒,有条不紊的样子,就被认为是华美好听而不实在;但如果话说得老实诚恳,恭敬忠厚,耿直坚定,谨慎周到,那就被认为是笨拙而不伦不类。长篇大论,繁征博引,联系到类似的道理,拿相似的事物作比方,就被认为是虚浮而没有什么用处;但如果把精微的道理概括起来说得很简要,直截了当、言辞简略而不加修饰,那就被认为是太刻露而不会辩说。如果话说得激烈畅快,触犯了君主的亲信,摸透了别人的内心奥秘,就被认为是谗毁他人而自高自大不谦让;但如果话说得海阔天空,漫无边际,玄妙深远而不可捉摸,那就被认为是浮夸而不切实用。计议家常,谈论小事,把具体的事情详细地一一论列,就被认为是浅陋而没有见识;话说得切近世俗,言论不违背世道人情,就被认为是贪生怕死而阿谀奉承君主;但如果话说得远离世俗,奇异独特而轰动了社会,那就被认为是荒诞不经。话说得敏捷巧妙,对答如流,富于文采,就被认为是华丽而不质朴;但完全抛弃了文献典籍,用质朴的话老老实实地直说,那就被认为是粗野鄙陋;然而经常称引《诗经》、《尚书》等经典,称道取法古代的文献,就又被认为是掉书袋。这些就是我觉得很难向君主进言并深感忧虑的原因。

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2,仲尼善说而匡围之3,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4。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5,至圣也;伊尹6,至智也。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7,身执鼎俎为庖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8。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翼侯炙9;鬼侯腊10;比干剖心11;梅伯醢12;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13;伯里子道乞14;傅说转鬻15;孙子膑脚于魏16;吴起收泣于岸门17,痛西河之为秦18,卒枝解于楚19;公叔痤言国器反为悖20,公孙鞅奔秦21;关龙逄斩22;苌弘分胣23;尹子阱于棘24;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25;田明辜射26;宓子贱、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27;董安于死而陈于市28;宰予不免于田常29;范雎折胁于魏30。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故:发语词,同“夫”。2子胥:即伍子胥,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伍奢被杀,他出逃,经历宋、郑等国入吴,后为吴国大夫,帮助吴王阖闾攻破楚国,以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他曾劝吴王拒绝越国求和。公元前484年,夫差伐齐,他又以越为心腹之患,劝勿攻齐。夫差怒,赐剑(剑名属镂,见52.3)逼他自杀,因死。3仲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鲁国做过司寇(掌管刑狱的最高长官),不很得志。后来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没有得到赏识和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从事著述和讲学,广收弟子,从而形成了影响极大的儒家学派。他的言行,主要记载在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所编纂的《论语》一书中。他信而好古,崇尚尧、舜,主张恢复周礼。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这个“仁”主要体现在孝、悌、忠、信的道德礼教以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上。他的学说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改造利用,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匡:春秋时宋国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鲁定公侵匡时,阳虎曾虐待过匡人,孔子的容貌与阳虎相似,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匡时,匡简子以为是阳虎,所以发动甲士三千包围了他。4管夷吾:姓管,名夷吾,字仲,常称管仲,是春秋初期具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将乱,为了避难,管仲、召忽奉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出奔莒国。这一年,襄公被杀后,小白于次年先入齐国立为桓公,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按桓公的要求杀了公子纠,把管仲囚禁了交还齐国。管仲回齐后,由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命为相(参见本书23.26,36.8.)。他在齐国进行政治改革,划分行政区,任命官吏逐级管理,并设有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选为“上卿之赞(辅助)”。他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使齐国国力大振,齐桓公因此而成就了霸业。桓公尊他为“仲父”,死后赐给他谥号“敬”,所以又称管敬仲。鲁:诸侯国名,范围包括今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江苏省部分地区,都城在今曲阜。5汤:姓子,名履,又称武汤、天乙、成汤,原为商族领袖,后来任用伊尹为相,灭掉夏桀,建立了商朝。6伊尹:一名伊挚,商汤的相。伊尹想求得汤的任用而没有什么途径。汤娶有莘氏的女儿,他就作为有莘氏女儿的陪嫁之臣,当厨师来接近汤。汤发现他有才能,就任用他为相。后来他帮助汤攻灭了夏桀。7七十:泛指多次。8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姬发的父亲,商纣王时为西伯(西方各部落的首领),又为三公之一,因为对商纣王杀害翼侯、鬼侯不满而被囚禁于羑里(今河南省汤阴县北)。9翼侯:即鄂侯,商纣王的大臣,三公之一,因劝阻商纣王杀害鬼侯而被烤死做成了干肉。10鬼侯:又作“九侯”,商纣王的大臣,三公之一,因所献女儿不合商纣王的心意而被杀。腊(xī):干肉。11比干:商纣王的叔父,商王文丁(太丁)的儿子,所以常称为“王子比干”。比干竭力劝谏纣王,纣王发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于是就剖开比干的心来观察。12梅伯:商纣王的臣子。醢(hǎi):古代一种刑罚,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13曹羁:春秋时曹国大夫。鲁庄公二十四年冬,他因为劝谏君主不被听从而出奔到陈国。14伯里子:即百里奚,春秋时人,原是虞国大夫,晋献公灭虞,他被俘成为奴隶。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国,把他作为陪嫁之臣。他在途中外逃,被楚国人抓住。秦穆公听说他有才能,就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了去,并授之以国政,称他为五羖大夫。后来,他与蹇叔、由余等共同帮助秦穆公建立了霸业。15傅说(yuè):原是奴隶,后做了商王武丁的相。16孙子:指孙膑,孙武的后代,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他曾经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当了魏惠王的将军,自以为才能不及孙膑,就召来孙膑,诬陷他而使他遭受了膑刑。17吴起:战国初期杰出的军事家,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初任鲁将,继任魏将,屡建战功,被魏文侯任为西河守。文侯死,武侯仍使他为西河守,后遭陷害而逃到楚国,不久任令尹,辅佐楚悼王实行变法,审明法令,废除贵族特权,整顿统治机构,裁减冗员。他的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用乱箭射死吴起后,又将他五马分尸。吴起有军事著作传世(见49.12),但早已亡佚,现存《吴子》六篇,是后人伪托之作。收:是“抆”字之误。抆:揩。岸门:在今山西河津县南。吴起任西河守时,魏武侯听了王错的诋毁而召回吴起,他来到岸门,回望西河,不禁流泪。仆人问他为什么,吴起擦着泪回答说:“西河不久将为秦国所取了。”18西河:战国时魏国郡名,位于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19枝解:即肢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20公叔痤:战国时魏惠王的相国,他生病后对魏惠王说:“我的家臣公孙鞅有奇才,请让他来治国。”惠王对身边的人说:“公叔病得太厉害了,要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管,岂不悖哉?”21公孙鞅:即商鞅,公孙氏,名鞅,战国中期卫国人,所以也称卫鞅,是战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初为魏相公叔痤的家臣。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下令求贤,他闻令入秦,进说秦孝公。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于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一说在六年)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制定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的制度,推行连坐法。秦孝公十二年,他进一步变法,合并乡邑,废除井田制,改革赋税制度。他的两次变法,促成了秦国的强大。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340年),他因战功封於(wū,位于今河南省内乡县东)、商(位于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十五邑,号商君,因而称为商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他被公子虔等诬害,被攻杀后车裂示众。他的政治理论保存在《商君书》中,可参阅。22关龙逄(pánɡ):又作“关龙逢”,夏桀的大臣。桀为酒池,他竭力劝谏而被桀所杀。23苌弘:春秋时周灵王、景王、敬王的贤大夫,公元前492年,周人听信谗言而杀苌弘。其事迹也可参见本书31.6.7。胣(chǐ):开肠剖腹。24尹子:指尹文公固。25司马:掌管军政的官。子期:战国时人,即楚国子西之弟公子结,任楚国大司马。公元前479年白公胜作乱时被杀。26田明:即田光。辜射:即辜磔(zhé),是古代一种分尸示众的酷刑。27宓(mì)子贱:名不齐,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曾治理过单(shàn)父,见本书32..。西门豹:魏文侯时为邺县县令,名闻天下。28董安于:一作董阏于,春秋末期晋国人,晋卿赵鞅的家臣。晋国内乱,晋卿智伯(荀跞)发现安于有才干,怕他对己不利,于是威逼赵鞅迫使安于自杀。安于死后,尸首被摆在市中示众。29宰予:字子我,所以又叫宰我,春秋时鲁国人,孔丘的弟子,以善辩著称。田常:即田成子,也叫陈恒、陈成子,春秋时齐国的大臣。他的祖先陈公子陈完因内乱而逃到齐国,从此将陈氏改为田氏。田完的后代逐渐强盛。到齐悼公时,陈釐子田乞已控制了齐国大权。田乞死后,他的儿子田常代立,继续推行他父亲争取民众的办法,用大斗出贷,用小斗收取。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年),田常杀死简公,拥立齐平公,任相国。从此,齐国的政权完全由田氏控制。30范雎(jū):字叔,战国时魏国人。早年在魏国时,曾受人陷害而被打断肋骨,后逃到秦国,改名张禄,做了秦昭襄王的相,受封于应(位于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北),号应侯。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