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吾士无余财”四句:意谓我方士卒没有多余的财物,不是因为他们憎恶财货;我方士卒敢于舍弃性命,不是因为他们讨厌长寿。曹操曰:“皆烧焚财物,非恶货之多也;弃财致死者,不得已也。”张预曰:“货与寿,人之所爱也,所以烧掷财宝、割弃性命者,非憎恶之也,不得已也。”恶,讨厌,憎恶。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意谓作战命令发布之日,坐着的士卒涕泪沾上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曹操曰:“皆持必死之计。”杜牧曰:“士皆以死为约。未战之日,先令曰:‘今日之事,在此一举!若不用命,身膏草野,为禽兽所食也!’”偃,躺倒。颐,面颊。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意谓把士卒置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他们就会具备专诸、曹刿的勇气。梅尧臣曰:“既令以必死,则所往皆有专诸、曹刿之勇。”张预曰:“人怀必死,则所向皆有专诸、曹刿之勇也。专诸,吴公子光使刺杀吴王僚者。刿当为沫。曹沫以勇力事鲁庄公,尝执匕首劫齐桓公。”诸,即专诸,春秋时期吴国的勇士。刿,即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期鲁国的武士。
我方士卒没有多余的财物,不是因为他们憎恶财货;我方士卒敢于舍弃性命,不是因为他们讨厌长寿。作战命令发布之日,坐着的士卒涕泪沾上衣襟,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把士卒置于走投无路的境地,他们就会具备专诸、曹刿的勇气了。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率然: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神异经·西荒经》曰:“西方山中有蛇,首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
常山:即恒山,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成此名,是五岳中的北岳,位于今山西浑源南。
兵可使如率然乎:梅尧臣曰:“可使兵首尾率然相应如一体乎?”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四句:梅尧臣曰:“势使之然。”张预曰:“吴、越,仇雠也,同处危难,则相救如两手,况非仇雠者,岂不犹率然之相应乎?”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意谓将马匹捆绑在一起,将车轮掩埋起来,认为这样就能使军心稳固,而其实这是不值得依靠的。曹操曰:“方马,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此言专难不如权巧。”张预曰:“上文历言置兵于死地,使人心专固,然此未足为善也。虽置之危地,亦须用权智,使人令相救如左右手,则胜矣。故曰:虽缚马埋轮,未足恃固以取胜;所可必恃者,要使士卒相应如一体也。”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意谓使士卒齐心协力勇敢作战,团结得就像一个人一样,这说明军队管理得法。梅尧臣曰:“使人齐勇如一心而无怯者,得军政之道也。”张预曰:“既置之危地,又使之相救,则三军之众,齐力同勇如一夫,是军政得其道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意谓刚强的士卒和柔弱的士卒均能拼出全力,这说明将领能够利用地形之利。王皙曰:“刚柔,犹强弱也。言三军之士,强弱皆得其用者,地利使之然也。”张预曰:“得地利,则柔弱之卒亦可以克敌,况刚强之兵乎?刚柔俱获其用者,地势使之然也。”刚柔,分别指刚强与柔弱的士卒。一说指性质不同的地理条件。施子美曰:“为将者刚柔得所,此为得地之理也。盖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故刚柔皆得者为得地之理也。或又以刚柔为地有刚柔。刚者,险地也;柔者,险地也。用众务易,用少务溢,此为得地之理也。以齐勇若一为人和。《孟子》曰:地利不如人和。”杨丙安说:“各家多以‘刚柔’指强弱,言强弱皆得其用者,地理条件使之然也。按正文明言‘地之理’,非言地之助,故‘刚柔’乃以地言之,指性质不同之地理条件如高下、险夷等。‘刚柔皆得,地之理也’:言使不同地理条件皆能得其所用,皆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意即掌握运用地形地势之一般原则要求也。”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曹操曰:“齐一貌也。”杜牧曰:“言使三军之士,如牵一夫之手,不得已,皆须从我之命,喻易也。”张预曰:“三军虽众,如提一人之手而使之,言齐一也。故曰:将之所挥,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 何逊何逊(?— )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逊出身世家[图]
- 沧江语出先秦《越人歌》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图]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养而不据为己有使之繁盛而不[图]
-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图]
- 两娑千万两三千万娑与“三”音近借为“三”“以小人之虑”两句语[图]
- 这第三首诗人以简淡平和的语气告诉友人自己的生活状况关心着友人[图]
- 与这里是示的意思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图]
- 选指人选钟会品评王戎说“阿戎聪明懂事善解人意”说“裴的清谈可[图]
- 神灭论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许多有“无神论思想”的人物王充(~[图]
- 我家领军指王洽王导子王珣父见《赏誉》 注王北中郎指王坦之[图]